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3|回复: 8

中国枯木文化和枯干式盆景的起源与发展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2 14: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枯木文化和枯干式盆景的起源与发展3



1少年学艺时候的记忆
2《庄子·内篇·人间世》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3西汉枚乘的《七发》
4西汉刘胜的《文木赋》
5晋代庾信的《枯树赋》
6隋代的枯树诗
7卢照邻的《行路难》与《病梨树赋》

8张璪是创造双枝画技与理论的源头
9杜甫是创造枯木式盆景的先驱
10黄筌雪竹文禽图与李成读碑窠石图
11苏洵创作木假山盆景
12苏轼创作枯木竹石图与理论
13倪瓒六君子图与枯木竹石图
14赵孟頫古木竹石图与名言
15李衍枯木竹石图与李士行《偃松图》
16沈周与明人的枯木竹石图
17石涛枯木竹石图与名言
18乾隆枯木竹石图与评论

19清代著名枯木式盆景名家
20陈师曾枯木竹石图画铜
21周瘦鹃是枯干式盆景实践与理论的大家
22陈从周“模拟枯木竹石图”美学理论轰动了世界
23枯干式盆景的研究时尚
24枯干式盆景概念与含义
25枯干式盆景的起源

26、当前我们的盆景情况确使人担忧
27、创作中国盆景这才是我们倡导的目的
28、面临的问题与结语
3、西汉枚乘的《七发》

     公元前约140年, 西汉时期,枚乘的《七发》吴客向太子说的第一段话中,就出现了用文学语言生动地描述枯木意象。

客曰:“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朝则鹂黄、鳱鴠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独鹄晨号乎其上,鹍鸡哀鸣翔乎其下。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歌曰:‘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蚑、蟜、蝼、蚁闻之,拄喙而不能前。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

    译文:吴客说:“龙门山上的桐树,高达百尺而不分杈,树干中积聚很多盘曲的纹路,树根在土壤中向四周延伸而扩展。上有千仞的高峰,下临百丈的深涧;湍急的逆流冲击摇荡着它。它的根一半已死一半还活着。冬天寒风、雪珠、飞雪侵凌它,夏天闪电霹雳触击它,早上则有黄鹂鳱鴠在它上面鸣叫,傍晚则有失偶的雌鸟、迷路的鸟雀在它上面栖息。孤独的黄鹄清晨在桐树上啼叫,鵾鸡在树下飞翔哀鸣。在这样的环境中秋去冬来(历尽岁月),让琴挚砍伐桐树制成琴。用野生的茧丝制成弦,用孤儿的带钩做装饰,用养了九个孩子的寡妇的耳环制成琴徽。让师堂弹奏《畅》的琴曲,让伯子牙来演唱。歌词说:‘麦子抽穗出芒时野鸡在早晨飞翔,飞向空谷离开枯搞的槐树,依傍在险峻之处,下临曲折的溪涧。’飞鸟听到歌声,敛翅不能飞去;野兽听到歌声,垂耳不能行走;蚑蟜、蝼蛄、蚂蚁听到歌声,张嘴不能向前。这是天下最动人的音乐。太子能勉强起身来听吗?”

《七发》下工夫描写“半死半生”的枯木,是想说明,演奏“天下之至悲”曲调的琴,其材料本身就是在悲壮的状况中长成的枯木,所以也带来了那种本性。《七发》里的枯树有琴材的意味,这个意象在后世诗人的记忆中留下强烈的印象。“半死半生”的龙门山枯木,自《七发》描写以后,就与琴结下了难分难解的悲壮关系。自此以后枯木也就成了文人们经常咏叹的典故词句。 西汉枚乘.jpg 西汉枚乘《七发》.jpg 牧乘 七发.jpg 枚乘七发图卷 .jpg 吴伟武陵春色图中的梅花盆景.JPG

发表于 2010-8-13 07: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0-8-15 22: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27 10: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0-8-28 1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0-8-28 10: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25 20: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1-12-5 18: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soso_e181:}
发表于 2014-1-13 15: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5_112:}{:5_112:}{:5_1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4-6-5 0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