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回复: 4

中国盆景文化史 十年磨砺 蚊力负山 终将问世16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4 05: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文化史 十年磨砺 蚊力负山 终将问世165第七章 清代的盆景文化成就
第二节 清代民间的私家园林
6,大清国写真图 通州观象台.jpg
7,大清国写真图牌局.jpg
8,丁观鹏太族始和 图.jpg
8,丁观鹏太族始和图局部.jpg
    清初营建北京的三山五园、圆明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有意仿效江南园林意境。如清漪园的谐趣园仿寄畅园,圆明园的四宜书屋仿海宁安澜园;避暑山庄的小金山、烟雨楼都是以江南园林建筑为范本。这些足以说明以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为特色的江南私家园林,已成为宋以后中国园林的主流。北方士大夫营建私园,也往往延请江浙名师为之擘画主持。
康熙帝曾多次巡游江浙一带,并在各地营建了行宫。这些行宫的兴建,亦带动了私家园林的发展。同时各大小官僚、富商均以帝王亲临其园为一大幸事,更以他们的园林能得到御题御诗为无上的荣耀。因而一掷千金,互相攀比,大兴土木营建园林的风气,也就日甚一日,有增无减了。
许多人因从商而长期地远游他乡,但“叶落归根”的祖训仍萦萦于怀,晚年他们仍要宿归故土。许多商人在积蓄一笔钱财之后,即回故乡营建园林,用以安度晚年。这种情况在入仕于外的官吏中亦同样存在,在南北做官的大官僚,到了晚年,就得告老还乡,经营山石园林,尽情享受。从明末侍郎王心一所筑归田园的命名,即可见一斑。
江南私家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园林所取法。江南私家园林的意境要求回归自然,师法自然,有若自然,是要“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怡然自得的独乐园。
江南私家园林所拥有的古典艺术及传统历史文化,是任何建筑形式所不能代替的,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它采用了诸多的造园手法:平面的布局、空间的组织、意境的创造等。主要特点包括立意与布局;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分隔;空间的含蓄;空间的虚与实。
人们通过园林这种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意义。根据具体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真实的景象被转化为概念化的艺术形式。在这个阶段中,道家思想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力。另外又强调了中国古典园林更加注重的是追求诗的意境美,除了采用“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手法之外,还经常借匾联的题词来破题,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佛家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感受江南园林的意境美不能仅靠视觉这一途径来传递信息,而应该综合运用一切可以影响人的感官的因素来获得。
我国古代整个民族逐渐形成一种以内向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性格,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筑的布局形式,江南私家园林也不例外,它的特点是:建筑物、迥廊、亭榭等均沿园的周边布置,所有建筑均背朝外而面向内,并由此而形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引水作用,所形成的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通常是以水面为中心,其向心和内聚的感觉分外地强烈。
古典园林有如山水画的长卷,它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等特点。其空间组成复杂,就整体来看似乎很难找到一条明确的观赏路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序列。江南园林实际上所采用的是一种综合式的空间序列形式。为了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空间序列也并非是平面展开的。首先进入的是园林的建筑,往往几经曲折才进入园林的主体空间。这是空间上的抑扬顿挫,建筑在这里是一个从城市环境到自然环境的过渡空间,它为豁然开朗打下了基础。空间的延伸对于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丰富了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古典私家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域和院落,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空间层次和主要景物。主要的构成元素则有山石、水、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空间的延伸与渗透使得空间分隔用的院墙、影壁、廊桥等与园林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通常借用大量设置完全透空门洞、窗口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
中国人多倾向于取含蓄隐晦的方法使艺术作品引而不发,显而不露,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
清代的江南私家园林,最典型的范例是苏州、扬州的宅园,苏扬一带的小庭园是主人颐养、独乐之处。偶尔亦是文人雅集之所。此处最能表现出私家园林的意境所在。经数百年文人、画家、工匠的创造才形成中国江南私家园林如此精巧的构思和工艺。
  《园冶》中提出的“咫尺山林”之说,是私家园林意匠的核心说,具体来说,是“小中见大,小中见巧”。园林建造的艺术规律;“以小见大,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它们在哲学上是对立与统一,互为因果关系,在园林艺术上则是相互对比的关系。江南私家园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在空间上产生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私家园林一般占地较小,小者不达一亩,大者也仅数十亩,又以院、墙、屋、林间隔其间,使各景点的面积更小。因此“小中见大”是私家园林意匠之首,造园时运用各种对比、衬托、尺度、层次、对景、借景等手法,使园景能达到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在有限空间内获得更丰富的景色。
   “小中见大”既非自然的山林,也非自然山林的微缩景观,而是人为的再创造。如缀“假山”以代真山:古拙的数株“名木”以替丛林;仅可容膝的小亭以示远山间的游憩处,种种意匠必需要求“小中见大”,才耐得起“静观”。中国园林旨在‘迷人、喜人、乐人’,同时是一种精致艺术的产物。
    私家园林的建园,都是由文人、画家、山石行家等主事,如计成、张南垣、戈裕良等叠石名家,更有倪云林、石涛等画家参与。故《园冶》开卷就说:“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私家园林的建造,常有主人与文人、画士、山石行家共商其事,如苏州怡园是同治、光绪年间建造,由园主顾文彬之子顾承手经营,顾承手能画,当时画家如吴县王云(石芗)、范印泉、顾澐(若波),嘉定程庭鹭皆参与设计。建造时每堆一石、构一亭,必拟稿就商乃父,此往返书扎今尚存。
    私家园林如假山、树木不能简单的按图施工。据《张南垣传》所记假山的设计和施工是:“君(张南垣)为此技(造园)既久,土石草树,咸能识其性情。每创手之日,乱石林立,或卧或欹,君踌躇四顾,正势侧峰,横支竖理,皆默识在心,借成众手。常高坐一室,与客谈笑,呼役夫曰:‘某树下,某石置某处。’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甚至施竿结顶,悬而下缒,尺寸勿爽,观者以此服其能矣。” 
私家园林的意境,是有弃世、超俗的意味,但也有超脱城市喧嚣、人世烦杂的功能。私家园林是中国文脉的一支,中国文脉的延续,应取其适用的,弃其不需的。采用需者用之,优者倡之,不合者弃之的做法。要小中见大、小中见巧,对园中的树木如何修剪、更新,才能更加符合景观意境,这恐怕是面对现存私家园林的现实问题。是应引由它向合乎的潮流衍续;这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合。
江南私家园林叠山用石喜用太湖石与黄石两大类,或聚垒,或散置,都能做到气势联贯,可仿出峰峦、丘壑、洞窟、峭崖、曲岸、石矶诸多形态。且太湖石以其透、漏、瘦的独特形体还可作为独峰欣赏。建筑色彩崇尚淡雅,粉墙青瓦,赭色木构,有水墨渲染的清新格调。
    清初王时敏《乐郊园分业记》
   乐郊园者,文肃公芍药圃也。地远嚣尘,境处清旷,为吾性之所适。旧有老屋数间,敝陋不堪容膝。已未之夏,稍拓花畦隙地,锄棘诛茅,于以暂息尘较。适云间张南垣至,其巧艺直夺天工,怂恿为山甚力。吾时正少年,肠肥脑满,未追长虑,遂不借倾囊听之。因而穿池种树,标峰置岭,庚申经始,中间改作者再四,凡数年而后成,蹬道盤紆,廣池澹灩,周遮竹樹蓊鬱,渾若天成,而涼臺邃閣,位置隨宜,卉木軒窗,參錯掩映,頗極林壑台榭之美。这里的乙未是万历四十七年,庚申是泰昌元年。
尽管投入绝大的人力,但真正的目的却在於让人忘记这是人的创造,而须“妙极山水”、“浑若天成”。园林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树,而一定要婉转曲折,“直夺天工”,一若自然。一方面提炼自然山水,成就绘画的艺术创造;另一方面根据“画意”再造浓缩的自然。既以自然为师,又以自然为友,中国艺术就在自然与创造、“天工”与“人工”之间不断转化,融合无间。 所谓“天工”,中国人欣赏的不止是山水这样的宏观景象,也包括超出一般经验的单独的个别物件,诸如一块石头、一截树根,都能引起人们对自然的惊叹之情,而得到审美的愉悦。
根据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江南园林的遗产:苏州沧浪亭和嘉兴烟雨楼均始建自五代;扬州平山堂、嘉兴落帆亭始建自宋代;苏州留园和拙政园、无锡寄畅园、上海豫园、南翔明闵氏园、嘉定明龚氏园、昆山明春玉园均建于明代。
扬州地区园林遗留至今,有徐园、个园、何园、瘦西湖等;南京私家园林留存较少,早已不见当年风采。快园、澹园、半山园、市隐园、盋山园、可园等是其主要代表;常州现存的有近园、未园、暂园,意园等多处私家园林;无锡寄畅园仍为江南名园,梅园、蠡园则是近代作品;上海豫园黄石山相传出自明代叠山名匠张南阳之手,结构奇伟,玉玲珑石为江南名峰之一,南翔的古猗园,现已修复,规模胜昔。嘉定秋霞圃,以山石胜,青浦曲水园,松江醉白池均存旧迹。杭州旧日私园多湮没,惟存湖西数庄,如郭庄、高庄、刘庄,但已改观,孤山的文澜阁和西泠印社也是西湖中的小园;嘉兴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在南湖湖心,烟雨拂渚,隐约朦胧中,景色最佳。城北杉青闸有落帆亭,建自宋代,近已湮没重建;常熟以燕园最著,有清时叠山名手戈裕良所作湖石和黄石两山。壶隐园、虚廓居、水吾园等,已失原状;吴兴现仅存清末南浔小莲庄等小私园数处,城中潜园、适园、宜园等均已无存。
明清两朝,苏州手工业空前繁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清乾隆时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如实状写了“商贾云屯,市廛鳞列,为东南一都会”的景象。这一时期,苏州私家园林的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从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官僚绅士竞相造园,历三百年之久。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非别处可以企及。造园活动的普及,培养了专业的造园人才,建筑、假山、园艺、工艺方面的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其中苏州香山帮匠人更是驰誉全国。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和造园技术,终于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拙政园、艺圃、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耦园、怡园、退思园等一批优秀作品,它们是中国园林的瑰宝。


发表于 2019-12-14 07: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9-12-14 11: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9-12-14 20: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2-15 09: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辛苦。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4-4-24 09: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