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5|回复: 9

中国枯木文化和枯干式盆景的起源与发展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3 04: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枯木文化和枯干式盆景的起源与发展6



1少年学艺时候的记忆
2《庄子·内篇·人间世》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3西汉枚乘的《七发》
4西汉刘胜的《文木赋》
5晋代庾信的《枯树赋》
6南北朝与隋唐的枯树诗
7卢照邻的《行路难》与《病梨树赋》

8张璪是创造双枝画技与理论的源头
9杜甫是创造枯木式盆景的先驱
10黄筌雪竹文禽图与李成读碑窠石图
11苏洵创作木假山盆景
12苏轼创作枯木竹石图与理论
13倪瓒六君子图与枯木竹石图
14赵孟頫古木竹石图与名言
15李衍枯木竹石图与李士行《偃松图》
16沈周与明人的枯木竹石图
17石涛枯木竹石图与名言
18乾隆枯木竹石图与评论

19清代著名枯木式盆景名家
20陈师曾枯木竹石图画铜
21周瘦鹃是枯干式盆景实践与理论的大家
22陈从周“模拟枯木竹石图”美学理论轰动了世界
23枯干式盆景的研究时尚
24枯干式盆景概念与含义
25枯干式盆景的起源

26、当前我们的盆景情况确使人担忧
27、创作中国盆景这才是我们倡导的目的
28、面临的问题与结语
6、南北朝与隋唐的枯树诗

孙万寿的《庭前枯树诗》: 当时金谷里,昔日平陵东。布叶俱承露,开花共待风。摇落一如此,容华遂不同。庭前生意尽,井上蠹心空。匠者无劳顾,拥肿难为功。

虞世基的《零落桐诗》:    零落三秋干,摧残百尺柯。空余半心在,生意渐无多。

陈后主陈叔宝的《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诗》的“摧残枯树影,零落古藤阴”

梁陈之际的诗人阴铿(?——565年)《开善寺》:“鹫岭春光遍,王城野望通。登临情不权,萧散趣无穷。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栋里归云白,窗外落晖红。古石何年卧,枯树几春空?淹留惜末及,幽桂在芳丛。”

开善寺在南京钟山独龙阜(今明孝陵处)。诗中“古石何年卧,枯树几春空?”二警句,含有万物无常,空去空来,由空生色,由色入空的佛理,寓意深刻,令人细玩不厌。“枯树”,是指梁朝名僧宝志和尚降生在一个高大古木的鹰巢里,后被朱氏收养,七岁时在钟山出家。深为梁武帝器重这一典故。诗人自叹自问,那宝志和尚早已圆寂,而诞生他的柏树至今犹存,又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春秋?也许枯树有灵,还在悼念它所孕育的宝志高僧呢。让宝志的韵迹留芳枯树草丛之中。

这些诗句,可以说是因袭了庾信前代人的枯树意象,又创造了新的枯树内容由此也说明,庾信的枯树对后人的影响之大。这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也更广泛反映出来:

唐韩愈《枯树》五律:老树无枝叶,风霜不复侵。腹穿人可过,皮剥蚁还寻。

寄托惟朝菌,依投绝暮禽。犹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

唐翁洮 《枯木诗辞召命作五律》:“枯木傍溪崖,由来岁月赊。有根盘水石,无叶接烟霞。二月苔为色,三冬雪作花。不因星使至,谁识是灵槎?

唐白居易 《枯桑五古》:“道傍老枯树,枯来非一朝。皮黄外尚活,心黑中先焦。有似多忧者,非因外火烧。

唐李涉《题苏仙宅枯松》:“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

唐王炎《次韵朱晦翁十梅·枯梅》:“虬根蚀土石,老干饱霜雪。孙枝吐春妍,靳惜那忍折。

唐长孙佐辅《拟古咏河边枯树》:“野火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半心存。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

唐司空图《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隐》:“行人莫叹前朝树,已占河堤几百春。惆怅题诗柳中隐,柳衰犹在自无身。

唐李怀远《凤阁南厅槐树半生死虽遇阳和终呈枯朽…缘情》:“庭槐岁月深,半死尚抽心。叶少宁障日,枝疏不碍禽。帷幄谅无取,栋梁非所任。愧在龙楼侧,羞处凤池阴。未能辞雨露,犹得款衣簪。惜悲生意尽,空余古木吟。

唐卢纶《山中咏古木》:“高木已萧索,夜雨复秋风。坠叶鸣丛竹,斜根拥断蓬。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

唐徐铉《史馆庭梅见其毫末历载三十今已半枯…伏惟垂》:“东观婆娑树,曾怜甲坼时。繁英共攀折,芳岁几推移。往事皆陈迹,清香亦暗衰。相看宜自喜,双鬓合垂丝。

唐王泠然《古木卧平沙》:“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

唐王泠然《河边枯柳》:“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流从巩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种官柳。功成力尽人旋亡,代谢年移树空有。当时彩女侍君王,绣帐旌门对柳行。青叶交垂连幔色,白花飞度染衣香。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驿骑征帆损更多,山精野魅藏应老。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

枯木文化,绝不是由个人的力量确立的。只有将那个枯树意象作为赋予某物象以一定意义的表现,经历漫长时间,积累众多文人世代因袭的事实,才能形成一个典型的枯木文化意识。 吴昌硕松柏梅石图.jpg 王雪涛盆景图 .jpg 江寒汀盆梅图1938年作.jpg 冯灌父松石图.jpg 程十发盆景图 .jpg

发表于 2010-8-13 07: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13 07: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1276872401992.jpg
发表于 2010-8-13 09: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0-8-15 22: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27 16: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0-8-28 10: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1-10-25 20: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1-12-5 18: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赏{:soso_e163:}
发表于 2014-1-13 15: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5_112:}{:5_112:}{:5_1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4-5-14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