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2|回复: 12

板式布局(四) 虞山访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9 15: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3768062679764101.jpg 215911532116238018.jpg 200241k1dmvwxgiyygx8dq.jpg
已故着名画家陆俨少,(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画院院长),说过:“山水画章法,首先要取势。取势之法先要抓住重点······,形象化一点,可用五个字来说明”。位于五字之首,是个之字。即之字形,用“之”字形来取势。本人又将其读解为“S”形,正“S”、反“S”都行。南通、扬州等地传统树桩盆中的两弯半,类似这一形式。立軸竖式布局的山水盆景,没左右舒展空间反映山脉脉络走势、走向,只能采取山脊的脊樑走势、走向来体现。在采用“之”字形取势中,可用正“之”字,或反“之”字,亦即正“S”或反“S”形,这是创作中比较常用的布局方法。本盆山水盆景主峰山脊,从右方最高处向左倾斜,山脊再由左向右转移,不断递减至盆面呈“S’’形。在临水处向左添设一平台,增加底部稳定和整体平衡。
     中国汉字造型有个特点,像“川”“三”这些汉字,基本上由竖横撇捺组成,山水画中的竖由山来体现,横则常采用留白手法表现雾气白云,可增添山势画面的灵动感,上世纪的一九六四年秋,因工作需要赴广西睦南关(又改称友谊关),休息日去凭祥要走几里山路,早晨,在延绵不断清晰可见可山头的山腰下,与远处稻田的相逢处,一条白色雾气飘带,横桓在稻田和山脚之间,慢慢不断漂移、延绵数里。山头时隐时现,非常美,至今印象极深。山水画中将这一自然现象用留白手法表现横桓的雾云。山水盆景中要体现横的感觉,主要靠设置平台,平台一般设置在主峰山头以下,不宜过多。山水盆景中平台的设置能给人一种可玩、可游,可居,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想象空间。
     在大型竖式布局的板式山水盆景中,(如40×60CM)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是完全可以的,要与山的体量相协调,掌握好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这一基本常识,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这符合一般常识及透视学科。上世纪一九八五年春,常州画家陈小春,在给上海盆景协会第一批新学员上山水盆景课时讲到:在山水盆景山上栽树,宜小不宜大,建议用小叶半子莲代树,(一种小草)近大远小,低大高小。
    该盆山水盆景,在临水处的亲水平台上,设置两人相逢,取名“虞山访友”虞山在江苏常熟,近本人故乡无锡。
         
           诗题:
                年少一别各东西,白发两鬓回故里;
                青山绿水似曾识,独留乡音点点稀。
                                       陆云龙
                                                    2015年7月12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baidu223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4-19 15: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19 15:3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辈学习!
发表于 2016-4-19 15: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19 15: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19 15: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19 16: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19 16: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19 17: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雨踏歌 于 2016-4-19 17:26 编辑

这几年,不时传出有官僚为造面子工程 组织人往光石山上刷绿漆 传为笑谈.不意在方寸之间的"盆景"上复见此事 特色时代多特"色"矣
发表于 2016-4-19 20: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20 22: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22 15: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5-23 16: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謝謝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4-6-13 2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